【高考真题回顾】【例1】(2014天津卷,13(3))读图,完成下题。
据图1、图2中的信息,概括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请答出三项。(6分)
【解析】根据图示的气候、地形、植被状况,从流量、水位的季节变化及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流速等方面分析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其思路如下。
区域图→盆地地形,内部平坦→水流平缓;森林覆盖率高→含沙量较小;气候图→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无结冰期;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流量较大,季节变化小(与植被茂密也有关),汛期较长;
【参考答案】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水位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较小;流速较缓;汛期较长。
【例2】(2014全国Ⅱ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分)
【解析】从图示的地形信息入手分析推理:
①叶尼塞河:东侧支流从高原流向平原→落差较大,流速快,流水侵蚀强→河流携带的泥沙多→含沙量较多。
②鄂毕河:多流经平原→落差小,流速慢,河水携带的泥沙少,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含沙量较少。
【参考答案】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
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例3·2017年高考北京文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
【解析】水文特征应从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汛期、流速等方面回答。据图可知,甲河段流经山区,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流域面积小;流量小;且纬度高,结冰期较长;而乙河段路径平原,河流流速慢;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汇水量大,流量大;且纬度低,结冰期短;
【参考答案】甲河段位于山地,乙河段地势低平,所以甲河段流速快、乙河段流速慢;甲河段所在纬度稍高,乙河段所在纬度稍低,所以乙河段结冰期短;乙河段位于河流下游,有较多支流汇入,所以乙河段径流量更大。
【答题模板总结】
★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模式:(两期两量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