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走进商联会 协会商会 信用建设 法律维权 培训鉴定 招商引资 内外交流 下载中心 互动交流
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 站内搜索:
政策要闻
专题推荐
目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策要闻 > 正文

赖蛟主任在全市商贸流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6/8/23 阅读次数:

同志们:

    经市政府同意,今天召开全市商贸流通工作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商贸流通面临的新形势,部署十三五商贸流通发展思路、重点及下半年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商贸流通工作,政才书记、奇帆市长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桂平副市长履职第一天就专题听取市商委工作汇报,提出工作要求。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上半年工作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今年以来,全市商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504.9亿元,增长12.9%,较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2.6个百分点,增速继续领跑全国;商品销售总额突破万亿元,达到11060.7亿元,增长16.8%;住宿餐饮业营业额763.5亿元,增长18.3%;商业增加值872.3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0.9%。主要呈现五个特点。

一是城乡消费持续活跃。城镇、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2.8%、14%,分别比全国高2.6和3个百分点。二是结构升级引领消费增长。限额以上批零企业零售额同比增长15.2%,比全国高7.6个百分点。21个大类零售商品中,汽车等17类改善升级型消费增长较快。汽车类、家具类、通讯类分别增长17.4%、28.5%和35.8%。三是新兴消费快速增长。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兴业态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市限额以上法人企业网上零售额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37.3%。洋展购、米提电商首度跻身零售百强。四是住宿餐饮恢复正常增长。全市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98.8亿元,增长14.3%,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14家餐饮企业入围全国百强,其中德庄、陶然居等5家企业进入前20强。五是展会促销成效明显。上半年全市共举办各类展会促销活动441个,展出总面积429万平方米,直接收入67亿元,同比增长16.9%,拉动消费528亿元。我们主要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抓好顶层设计。一是认真开展春季大调研。针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商贸流通发展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趋势,我们从4月中旬开始,开展了为期2个多月的春季调研活动,围绕互联网+流通、跨界融合、共同配送、招商引资等15个重点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二是精心编制十三五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去年以来,我委会同市发改委等部门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多次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反复沟通协调,数易其稿,于今年5月中旬通过专家评审,陈绿平副市长、刘桂平副市长先后亲自主持研究,于7月14日经市政府第13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全市商贸服务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为全市十三五商贸发展做好了顶层设计。

(二)多措并举提振消费。今年以来,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实施意见》两个文件,优化改善消费环境,刺激释放消费需求。各级各部门和行业协会、商贸企业、各大商圈、特色街区协作联动,抓住有利时机,顺势而为,积极开展春季消费促进月、夏季夜市文化节、汽车展、农村电商展示展销等系列促销活动,集聚人气、商气、财气,营造了浓厚消费氛围,有效促进了消费。

(三)大力推进创新驱动。一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和专题调研成果,起草重庆市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即将印发全市贯彻实施。二是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全市电子商务市场主体达到15.1万户,同比增长7.6%。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在云阳召开农村电商发展大会,进一步理清了农村电商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今年新增万州、梁平等9个区县,全市已有17个区县成为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三是探索推进城市共同配送。制定了《重庆市公共配送中心建设规范》,引导第三方物流企业建设公共配送中心,全市仓配一体化的配送中心达50个,仓储面积约290万m2。四是探索发展众创空间。南岸区在南坪亿象城引入深圳柴火空间,打造时尚创业平台。永川区实施双创进商场工程,已入驻创业团队近30个。五是积极发展商业保理等新业态。截至6月底,全市注册商业保理企业达到46家,保理业务余额40.3亿元,为8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马上消费金融公司自去年9月上线以来,累计发放信用贷款83万笔,放款金额近20亿元。全市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的融资租赁物总价款累计达到69亿元。

(四)加快推动转型升级。一是与南岸区、江北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公开征集策划方案,推进南滨路、北滨路商业街转型升级。二是推动商圈、购物中心业态融合发展。引导商圈、购物中心引进文化娱乐、时尚餐饮、教育培训、美容健身等体验式业态,打造咖啡+书店、特色医疗服务、儿童主题中心等集多种消费于一体的一站式休闲购物平台、社交娱乐平台、创业就业平台。三是推进商品交易市场转型。鼓励市场与上下游产业深度融合,延伸批发市场链条。支持市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实现数据获取、商品销售、物流配送、市场管理智慧化。四是引导传统餐饮住宿行业加快转型发展,各类主题餐饮、主题酒店快速发展,加班狗成为重庆互联网+餐饮的一张名片。五是拓展扩消费新空间。推动高速路服务区从单一的加油服务向餐饮、购物、修理、重庆造产品展示展销等多功能、多业态转变。六是围绕购物中心、商业零售、餐饮住宿等重点行业和领域,举办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系列专题讲座,各方反映较好。

(五)切实加强行业管理。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商委网上行政审批平台投入使用。加强特种商品、特种行业管理和执法监督,开展粮油、美容、摄影、家政、零售、会展等行业技能竞赛。狠抓地方粮食储备,150万吨粮仓建设和农户科学储粮工程进展顺利。开展省际粮食产销合作,与河南省签订粮食产销合作战略协议。加强市场监测调控和应急物资储备供应,保障市场供应。今年6月,针对猪肉价格持续上涨情况,及时投放政府储备冻猪肉,组织大型超市加大替代品供应,有效缓解了价格上涨态势,保障了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正常生活需要。

二、深刻认识商贸流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重要转折期。深刻认识当前商贸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是谋划发展思路、明确工作方向、把握工作重点的重要前提。当前,至少有三个重大变化,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城乡消费增长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多年以来,我市消费增长都是城市快于农村,但是近年来,这种格局已经悄然发生重大变化,包含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的主城区消费增长速度已经被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超越。从今年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来看,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3亿元和79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4%和12.7%,均低于全市平均增速,而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5.3亿元、518.7亿元和182.7亿元,分别增长13.8%、13.6%和14.5%,都高于全市平均增速,拉动全市消费高速增长。尤其可喜的是城市发展新区社零总额上半年首次超过都市功能核心区,对全市社零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从这种变化中,一方面可以看出,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优势,即回旋余地大,增长潜力大,增长空间大;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主城商业当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难题。认真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既有政府规范三公消费、城市居民跟风式、排浪式消费逐步转向理性消费的因素,也有针对新兴消费需求有效供给不足的原因;既有主城基数相对较大,保持高速增长较难的客观实际,也有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对传统商业形成较大冲击的现实因素;既有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商圈、市场、特色街等商业设施日益完善,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对消费的刺激作用,也有近两年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对扩大农村消费的直接拉动效应;既有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农民边际消费倾向高的原因,也有乡村旅游日益火爆对消费增长的贡献。面对这一重大变化,怎样针对不同层次消费需求提供有效供给,怎样重构城市商业中心、重塑城市消费活力成为摆在各级商贸工作者,特别是主城区商贸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二是消费群体、消费方式、消费需求发生重大变化。首先,从消费群体来看,80后、90后成长为新的消费主力军。根据人的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消费规律,人生之中的结婚、生子、购车、购房等重大事件,基本都发生在25岁到40岁之间,这一阶段属于消费的高峰时期。因此,我们发展商贸流通、扩大消费需求,必须研究80后、90后、00后的消费需求、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大力推进商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效供给,满足消费主力军的多样化消费需求。其次,从消费方式来看,我国居民消费方式也已经悄然发生明显变化。典型的特征是从跟风式、排浪式、攀比式消费向个性化、时尚化、定制化、理性化消费转变,从单纯的线下消费向线上线下融合消费转变。再次,从消费需求来看,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消费结构经历了几次大的升级和变化,第一次升级是基本生活用品消费,第二次是彩电、冰箱等大家电消费,第三次为汽车和住房消费。目前正在进行的是第四次消费升级,主要是从实物消费为主向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从吃穿用和汽车、住房等传统大宗商品消费向文化、体育、旅游、健康等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提供满足他们消费需求的商品和服务,扩大消费需求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消费就会外流。前两年出现的到日本抢购马桶盖、水杯,到香港、到国外抢购奶粉等现象,原因就在于此。

三是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二维码、VR、射频等新技术在商业领域的运用,各种新模式、新业态纷纷涌现出来。如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微商微店、网络团购、网约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开发应用,为企业营销策略制定、新产品开发、个性化定制等方面提供了依据;物联网技术、射频技术等的应用,给物流配送、仓储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VR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增强了消费者的现场体验感,使网络购物变得立体、现实起来,必将对传统实体商业造成进一步冲击。与此同时,在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步步紧逼下,实体商业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呈现出各种业态、行业、甚至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新变化。购物中心不再只有百货、超市和电影院,咖啡吧、众创空间、特色医疗等新业态成为新的客流增长点。未雨绸缪,积极思变,朝着体验经济、社交平台、生活中心转型的实体店重新崛起。融合咖啡与时尚服装的方所书店、融合餐饮与茶点的新型超市深受喜欢文化与创新、体验与情怀、场景与细节的80后、90后欢迎,赢得市场口碑,正是有力佐证。目前正在新兴发展的文化创意商业,已经涵盖了艺术表演、动漫卡通、跨界美食、主题咖啡馆、生活美学零售等多个品类。

上述三个方面的重大变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果我们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就可以引领商业发展潮流。如果我们因循守旧,碌碌无为,将会坐失良机,丧失创新发展的良好机遇。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我市商贸发展的有利条件,至少有四个方面:

一是消费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首先,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拉动力。从全国来看,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情况下,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因外需疲软大幅下滑,投资因经济下行也难高速增长,唯有消费保持了较高增速,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6.4%。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6.7%,投资、出口分别增长9%和-3.3%,消费增长10.3%。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4%,远远超过投资和出口,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最强动力。从我市来看,全市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了10.6%。投资增长12.5%,出口下降13.4%,消费增长12.9%,增速在三驾马车中最高,也继续位居全国第一。其次,消费的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日益凸显。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而市场需求中最重要的是消费需求,因为它是最终需求。马克思指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要。消费需求是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力量。扩大消费需求能够提高消费力,进而提高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目前产能过剩、结构调整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形成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和引领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当前正在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最终目的也是增加有效需求,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二是重庆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有利于消费增长。近几年来,全市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去年全市GDP增长11%,今年上半年增速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已经连续十个季度全国领先。习总书记年初视察重庆时,对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跑到了全国前列,在质和量方面表现都比较抢眼党中央对重庆工作是满意的。事实的确如此,全市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消费品制造等支柱产业发展壮大,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大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以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建成二环十射高速公路网和一枢纽八干线铁路网,港口年吞吐量达1.6亿吨,江北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3200万人次。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崛起,构建起航空、铁路、内河港三个交通枢纽、三个国家一类口岸、三个保税监管区三个三合一开放平台,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落户重庆,以长江黄金水道、渝新欧国际铁路等为支撑的开放通道全面形成。去年城镇就业人员新增71.8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3%和10.7%,城乡居民收入预期增强,消费能力、消费增长动力增强。全市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全市消费增长积蓄了能量,有利于消费的持续稳定增长。

三是新型城镇化为消费增长提供了动力源泉。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这既是重大国家战略,又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更是稳增长、扩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首先,从城镇人口增长来看,我市去年新增城镇人口55.4万人,近10年基本都是这个水平。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未来一段时间我市城镇人口还会继续增加,而且不会低于这个水平,人口红利在商业领域将持续得到体现。其次,我市从2010年启动户籍制度改革,已累计转户400多万人,今后仍将陆续增加。从人均消费支出来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742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938元。也就是说,从农村居民转为城市居民后,每人每年消费将增长1万元以上,400多万人就是400多亿元,即使一部分还未在城市消费,也至少有200300亿元,这是近几年我市社零能够保持较高增速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是十二五商贸发展的显著成就奠定了十三五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十二五时期,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销售总额、商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长江上游地区购物之都、会展之都、美食之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中央商务区开发建设初具规模,建成城市核心商圈30个,其中零售额过百亿的8个。百亿级大型批发市场13个,百亿商贸企业10家,全市建成国家级美食街14条,市级美食街50条,悦来会展产业集群基本建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城市社区标准化菜市场、乡镇规范化农贸市场和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基本实现全覆盖。粮仓维修改造、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引进了京东电商产业园、亿赞普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平台等项目,电子商务尤其是农村电商迅猛发展。过去几年的发展,为未来全市商贸流通持续发展、为全市消费的稳步增长搭建了平台,奠定了基础,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开拓创新、奋力拼搏,重庆商贸发展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

客观冷静分析我市商贸的发展,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创新驱动不够。部分商贸主管部门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变化,对商贸领域的新业态、新模式了解不多,思考不深,研究不透,抓商贸工作依然还停留在传统的思维和方法上。二是转型升级不快。我市实体商业,尤其是零售企业,经营方式还比较传统,转型升级步伐缓慢。部分企业还停留在二房东的运营阶段,卖场布局、商品陈列、服务环境十年、二十年如一日,转型升级尚未迈出实质性步伐。在商业设施建设上,我们的商圈确实全国知名,但在商业特色街的发展上差距较大,缺乏像成都宽窄巷子、太古里等在全国都很有影响力、号召力、吸引力的特色街区。三是开放引领不够。在鼓励本土商贸品牌企业到市外拓展方面,除了火锅独占一片天下以外,其他品牌成功走出去的较少。同样,在引进来方面,尽管引进了一些知名品牌及企业来渝发展,但在总部贸易、新品牌、新业态的引进等方面,差距还较大。四是协同推进不够。长期以来,虽然我们一直都在倡导加强部门协同、产业协同、区域协同,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单打独斗的多,在协同发展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上都还不够,还有很大差距。

三、准确把握十三五商贸流通发展思路和重点

根据当前的形势和重庆实际,经市政府常务会审定,十三五全市商贸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概括起来就是1153,即:围绕一个目标,贯穿一条主线,突出五个重点,加快三个转变。

(一)围绕一个目标。就是通过十三五时期的努力,把重庆基本建成一带一路重要的流通节点城市和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商贸中心。

之所以要确定这个目标,首先是因为重庆的战略地位决定的。重庆既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渝新欧大通道的起点,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腹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习总书记在今年初视察重庆的讲话中指出:重庆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区位优势突出,战略地位重要,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接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要求重庆要完善各个开放平台,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建设内陆开放高地。鉴于此,我们提出把重庆建设成为一带一路重要的流通节点城市这个目标。其次,重庆是国家规划的五大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理所当然是经济中心。从国际经验看,经济中心建设的路径,一般都是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最后成为经济中心。因此,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也要求我们必须建成商贸中心。第三,重庆地处东西结合部、长江经济带的上游,历来就是西南工商重镇。今年上半年,全市商品销售总额已是社零总额的3倍,充分体现了较强的集聚辐射功能,建设商贸中心已有坚实的基础。第四,为什么要强调建设现代商贸中心?因为我们要建设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贸中心。我们必须在技术应用、业态创新、开放融合等方面走在时代前沿,引领区域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这不仅是我们的目标,更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综合以上几点考虑,我们把目标确定为基本建成一带一路重要流通节点城市和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商贸中心。

怎样才叫基本建成?在总量指标上至少要达到以下几方面:一是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0%左右;二是商品销售总额达到34000亿元,年均增长12%左右;三是住宿餐饮业营业额达到2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3%左右;四是商业增加值达到2500亿元,占GDP比重10%以上;五是商贸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550万人。

(二)贯穿一条主线。就是以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为主线,在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深化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在深化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中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全市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战略举措,是经济领域各行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全市商贸领域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必须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一增一去一降一补,推动全市商贸流通更好更快发展。

一增就是增加有效供给。深刻认识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新形势,充分了解消费需求新变化和新特征,培育发展新动力。通过培育品牌特色商业街区,推进智慧商圈建设,积极培育新消费新供给,推动商贸行业转型升级,形成高质量、高效率的有效供给体系。一去就是去除无效供给。针对我市大型商业设施结构性、区域性过剩的问题,通过严格控制增量、优化盘活存量,减少市场无效供给,促进商贸流通资源要素有效配置。有序引导大型商业设施规划建设,严格实行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听证约谈制度。积极开展大型商业设施监测预警工作,定期发布预警信息和负面清单,有效防止过度投资和重复建设。一降就是降低商贸企业成本。降低商贸流通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全面推进商贸流通领域放管服改革,规范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实施网上行政审批,停止对企业收取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推动水、电、气工商同价全覆盖。降低商贸物流成本。大力发展共同配送,打造高效率商贸物流运行平台,提高商贸物流现代化水平。降低商贸服务企业融资成本。积极发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加大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对商贸企业的投资力度,逐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一补就是补强商贸发展短板。针对商贸流通领域发展的痛点、难点,分类采取措施,提高供给能力,切实增强商贸流通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是市委贯彻中央精神、遵循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立足本地实际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结合商贸实际,深化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首先要优化五大功能区域商贸发展布局。引导推动都市功能核心区重点打造现代高端商贸商务集聚区,促进总部经济和高端、新兴商业商务集聚。引导都市功能拓展区重点布局现代市场和物流集群,依据城市人口集聚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适度布局新兴商业商务集聚区。引导城市发展新区重点承接主城区商贸服务业资源转移,依托产业和交通枢纽优势布局发展三环商贸物流集群。引导渝东北和渝东南生态发展区加快商贸服务业与农业、特色加工业、旅游、民俗文化等产业的联动发展,加快布局现代商贸服务设施、新兴商贸服务业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和商旅文集聚区。其次,要圆满完成市委交办的四件大事。市委在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责任分工中,明确市商委单独牵头的有两件事,一件是发展总部经济,建设亿元楼宇经济集群,另一件是搞好五大功能区域共同配送体系建设;明确市商委与市发改委等部门共同牵头的也有两件,一件是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另一件是围绕十大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开展集群式招商引资。我们正在研究具体实施方案,希望大家扎扎实实地抓好,必须交出一份圆满的答卷。第三,加强分类指导,促进五大功能区域协调发展。根据五大功能区域商贸发展实际和布局,进行分类指导、分层考核、分级评价,促进五大功能区域既能各有侧重,又能协调发展。

(三)突出五个重点。

1、构建大进大出的商品流通格局。重庆要成为一带一路重要的流通节点城市和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商贸中心,必须增强集聚辐射能力。一方面,要实现商品大进,另一方面,要实现商品大出。具体而言,就是要重点抓好四大一高

一是大企业。培育和扶持一批具备产业整合能力的大型流通企业,使其成为构建大进大出商品流通格局的重要载体。做大做强一批批发企业,在现有758家大中型批发企业中,重点培育3050家具有现代管理理念、运用现代技术的大批发商、大代理商、大经销商。做大做强一批总部贸易企业,加快打造全市总部经济、亿元楼宇集聚区。做大做强一批转口贸易企业,以中新示范项目为契机,着力实施市、区县联动招商,引进培育一批转口贸易企业。创新发展一批商品交易中心,做大做强药交所,支持发展咖啡交易中心,成立中国火锅食材交易中心,使重庆成为全国若干重要商品的交易集散中心。

二是大基地。紧紧依托三个三合一开放平台,不仅成为保税加工中心,更要拓展保税物流中心、保税贸易中心功能,成为进出口商品集散、多元化贸易的基地。加快大型市场建设,重点抓好朝天门国际商贸城、华南城、双福国际农贸城、重庆西部粮食产业园等重点市场建设培育,完善两环两线商品市场空间布局,成为集聚辐射周边地区的商品流通基地。充分发挥悦来国博中心等会展场馆功能,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着力引进国际国内大型品牌展会,大力培育一批自主品牌展会和区县特色展会,使其成为中西部一流的展览展示、交流交易的会展基地。

三是大物流。充分利用渝新欧渝沪渝深五定班列、高速公路网络、铁路干线网络、机场货运航线、渝新欧12+4铁空联运和南彭至东盟公路运输五定班列骨干物流大通道,不仅实现国外、市外商品能够大进快进,而且实现重庆工业品、农产品的大出快出。狠抓五大功能区域共同配送,大力开展以公共配送中心为依托的分区共同配送、电商平台+社区共同配送和末端整合的共同配送,加快推进大型专业市场、物流分拨中心和大型连锁企业的共同配送,积极探索农产品及冷链、医药等行业共同配送,努力发展五大功能区域集中连片、城乡一体、多品种、常态化的共同配送。狠抓大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建设完善农村流通设施,加快三级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步伐,不断改善农村流通环境,推动农村流通健康发展。认真抓好地方储备粮收储管理、粮油市场体系建设、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粮油加工业发展、粮食收购市场监管,促进粮食流通高效安全。

四是大协同。推进大企业、大基地、大物流协同发展,通过大企业、大基地实现商品的生产和集聚,通过大物流实现商品的大进大出、快进快出。推进内外贸协同发展,促进全领域、大商贸、大流通格局的形成。推动五大功能区域商贸流通优化布局、完善体系、增强功能,实现统筹联动、协同发展。

五是高效率。探索建立商业大数据中心,以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提高各类商品进出效率。分类建立工商企业产销衔接机制和信息互联机制,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联动融合,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加快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整合物流信息资源,提高物流标准化、信息化、智慧化、集约化水平,实现物流配送的高效运行。

2、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平台。当今的商业,是互联网+与+互联网无所不在的商业。在这个时代,谁不重视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谁就会被淘汰出局。根据重庆实际,必须推动互联网与传统商业的嫁接融合,重塑商贸发展新模式,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管理水平。

一是发挥优势,建好商圈、商业街区、专业市场、社区四类商业设施线上线下消费平台。以智慧商圈为平台,拓宽商圈线上服务功能,形成在线支付线上购买线下消费闭环,并开展智慧交通导引、智慧停车、智慧旅游等服务。加强商业街区信息化改造提升,通过微信公众号、下载APP等方式,与消费者加强互动交流、增强粘性。引导专业市场线下服务和线上产业集聚,加强与电子商务企业合作,建设网货展示区。加强电商企业与社区商业网点融合互动,提升社区门店线上运营能力,积极发展产地直供C2B定制模式,构建社区综合服务平台。

二是补齐短板,建好零售业、餐饮业、生活服务业三类商贸行业线上线下消费平台。支持零售业提高供应链管理控制能力,加强线下门店的数字化改造,打造数字货架、数字橱窗,通过微信、自建APP实现网上支付、管理会员、推送广告、收集顾客信息并且与顾客互动,构建覆盖实体店、电子商务、移动端和社交媒体的、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全渠道营销新体系。支持餐饮业升级现有加工和营销体系,加强品牌培育与跨界融合,努力拓展团购、外卖、订餐、厨师上门等细分领域,多样化满足顾客需求。支持生活服务业加强资源整合,开展标准化、规范化服务建设,鼓励企业通过自建平台、利用第三方平台等多种方式发展线上接单、线下服务的业务模式。

三是抓住机遇,建好农村市场线上线下消费平台。支持通过电子商务拓展农村产品销售渠道,使小生产对接大市场。引导本地平台与大平台加强合作,互相销售产品,互相给予佣金返点。充分利用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镇村服务站点,依托电子商务消费平台,不断完善农产品网络销售、手机充值、票务代购、水电气费缴纳、小额取现、信用贷款、家电维修等功能,探索打造政务、商务、服务三合一的民生平台。

3、培育跨界融合的商业业态体系。随着经济转型加快推进,三次产业的边界日趋模糊,融合发展已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要加快推动商贸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业态体系,在融合发展中实现协同创新和提升。

一是拓宽产业跨界融合领域。要重点推进商贸流通业与旅游、文化、工业、农业、外贸、金融、医疗、科技等八个行业的深度融合,为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促进商贸与旅游深度融合,实现商贸与旅游良性互动发展;促进商贸与文化深度融合,挖掘、引进、植入文化元素,丰富商业文化内涵,增强商业文化气质;促进商贸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形成以商促工、工商联动的发展格局;促进商贸与农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业在促进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内贸与外贸一体化融合,推动国内外市场互联互通;促进商贸与金融深度融合,借助现代金融增强商贸发展活力;促进商贸与医疗深度融合,建立和完善健康服务体系;促进商贸与科技深度融合,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提升商贸发展能力。

 二是推进产业融合集聚区建设。加快中央商务区高端产业融合集聚,打造西部地区国际化现代服务业高地。提质升级城市核心商圈,引导新老商圈培育特色文化,完善功能配套,引进新兴业态,丰富消费体验,打造功能型、复合型、特色化、智慧化商圈。加强特色商业街区建设,以培育特色商业文化为着力点,加强特色商业街规划建设和改造升级,打造业态、形态、文态、生态融合发展的城市名片。加快夜市街区建设,培育夜市消费品牌,丰富夜市消费内容,着力培育一批具有产业特色、经营特色、文化特色、管理规范、功能多样的夜市街区。

三是创新产业跨界融合模式。围绕优势产业培育特色品牌展会。重点围绕汽摩、电子信息、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高端交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十大战略新兴产业打造特色品牌展会。围绕专业市场发展生产基地+展示展销平台模式,打造涵盖设计、定制、信息发布、配送、仓储、结算、融资、保险等功能的综合服务平台。围绕新兴业态发展促进购物中心转型升级,引导购物中心引进医疗健身、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新兴业态,打造家庭休闲娱乐购物中心、社交综合服务平台。整合社区便利店、餐饮、家政、洗染、美容美发、维修、医疗、养老、配送、文化、娱乐、休闲等零散资源,打造城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便利化服务。

4、完善从出生到终老的完整消费链条。人的一生可分为婴儿、学龄前儿童、学生、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终老等七个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消费特征,对商品和服务有不同的消费需求。仔细分析当前我市的消费链条,从年龄段看,主要短板在母婴、儿童和银发三个阶段,从行业来看,主要短板在家庭服务、健康服务、婚庆服务和文化娱乐服务四个行业。十三五期间,必须完善补齐这七个短板。

一是规范发展母婴消费市场。集中打造母婴主题卖场,为母亲提供从备孕到产后恢复的整套商品,为新生儿提供-1岁到1岁的各种商品。引进知名母婴服务品牌,逐步形成孕妇生产、婴儿早教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母婴服务体系。二是健全发展儿童消费市场。目前,我市14岁以下儿童近50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6.4%,全面放开二孩后,预计还会逐年上升,儿童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一方面,要丰富儿童消费业态,增设儿童书吧、儿童影院和剧场,打造儿童玩具城、儿童主题餐厅、儿童主题游乐场。另一方面,要完善儿童服务消费,大力发展儿童医疗服务、教育培训市场、儿童旅游市场。三是补充发展银发消费市场。目前,我市有60岁以上老人586万,占总人口的19.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为此,我们要抓好银发消费市场,培育老年用品龙头企业,加大老人用品及服务供应力度,增加老人用品专业卖场数量,增设老人医疗服务机构。创新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

从行业来看,主要是四个重点:一是做大做强家庭服务消费。制定行业规范标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鼓励支持现有社区居民生活服务平台挖掘服务需求,打造市级家庭服务综合平台,建设市级家庭服务展示体验中心,培育35个家庭服务业品牌,完善家庭服务生态链。二是提升丰富健康服务消费。积极发展医疗健康消费,提供多元化医疗健康服务。提档升级社区医院,将传统社区医院改造为集医疗与健康咨询于一体的社区健康中心。大力发展体育健身消费、避暑休闲消费、健康疗养消费。三是创新发展婚庆服务消费。打造婚庆服务集聚区,为新人提供婚庆一条龙服务,开发婚庆定制化服务。创新开发婚庆新业态,跨界融合婚庆服务。四是融合发展文化娱乐消费。促进文化与旅游、艺术、动漫、游戏和音乐的跨界融合,十三五期间陆续投用万达文旅城、六旗乐园、华侨城和马戏城等重大游乐设施,结束重庆没有大型游乐设施的历史。

5、营造竞争有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既有利于商贸主体发展,又有利于扩大消费,必须花大力气抓好。今后几年,我们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构建商贸监管和商务诚信两个体系、建设运行好12312商贸举报投诉服务系统和商务诚信信息系统两个平台。一是扎实推进商贸领域监管体系建设。健全行业管理机制,规范行政审批,加强行业管理与执法监督工作的衔接,打造清廉务实的行政管理体制。二是推进商务监管服务平台建设。继续推进重庆12312商务举报投诉监管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完善市级监管服务中心和区县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稳步推进商务综合执法改革,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健全执法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衔接协作机制。三是大力推进商务诚信体系建设。实施双十百千万商务诚信体系建设工程。推进商贸诚信文化建设,打造诚信品牌。建设完善商务诚信信息系统,推进公共信用信息的公示查询,充分发挥信用评价在商贸管理中的社会价值和作用。

(四)加快三个转变。主要是工作方法的转变,一是要由过去侧重行业管理,向既抓管理,又抓发展,而且主要是抓发展转变。全市商务系统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发展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衡量标准。二是要由过去重普遍性号召,向既抓面,又抓点,抓示范、抓典型转变。从今年开始,市和区县两级商务主管部门都要选择性地抓一批创新驱动、转型升级重点项目,以点带面,发挥示范效应。三是要从立足内贸流通向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转变。主动加强内外贸融合联动,合力推动商贸流通产业发展。

四、扎实抓好下半年各项工作

今年上半年,全市商贸流通产业保持了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下半年,我们一定要采取立标、对标、达标的三标工作法,紧紧咬定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进一步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工作。这里,我重点强调八个方面:

(一)千方百计扩大消费。继续巩固促进消费工作成效,保持消费较快增长势头,主要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组织实施好夏秋冬三季消费促进活动,集中开展主城商圈、商贸企业、美食休闲、家庭服务四大联动促销,各区县联动举办购物节、美食节、休闲旅游节、民俗文化节等活动。二是搞好消费类展会促销。重点办好渝交会、夜市文化节、火锅美食节等消费类节庆展会。鼓励各行业和企业开展各类促销活动。三是实施产业联动促进消费。加强商贸与旅游、文化、体育、养老、农业等产业联动,合力促进消费。四是积极培育新消费。大力发展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和品质消费。大力推动汽车后市场消费。六是组织引导主城商圈和大型商贸企业到市外周边地区宣传推广,扩大外来消费。

(二)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从今年开始,我们调整市级商业发展资金支持方向,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对已确定的重点示范项目,各区县要积极配合,协同推进。一是认真抓好市政府确定的西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华南城、朝天门国际商贸城、珞璜工业园物流配送中心、上桥粮食中转库整体搬迁、京东重庆电子商务基地和迎龙医药城等7个商贸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同时,加快嘉州商圈新光天地、南滨路长嘉汇等项目建设,打造城市商业新地标。二是认真抓好转型升级示范项目,年内完成南岸区南滨路、江北区北滨路转型升级的策划方案招标,明年启动建设。加快推进渝中区鲁祖庙城市更新工程,明年初见成效。分类选择购物中心、百货店、超市、专业市场转型升级试点。三是打造品牌夜市。在两江新区规划建设大型品牌夜市街区,鼓励各区县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夜市街区,拉动夜间消费。四是抓好高速路服务区商业提升工程。与市高速公路集团合作,优化、提升、完善高速路服务区功能,打造百亿级服务产业,争取成为全国样板。五是依托火锅行业发展优势,完善重庆火锅全产业链条,探索建立中国火锅食材交易中心。

(三)规范发展电子商务。一是扎实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按照云阳会议一二三四五的思路和要求,重点完善T+11+T共同配送模式。第一批纳入全国试点的8个示范县,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拓展镇村服务站点覆盖面、培育打造农村网货生产基地,扩大农产品销售量。今年纳入试点的9个区县,重点是按照国家的要求,尽快选准承建企业,加快项目建设,确保试点实效。没有纳入国家试点的其余涉农区县,也要根据各自实际,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实现全市涉农区县农村电商全覆盖,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二是加强电商主体培育。继续加大力度引进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同时加强对猪八戒、大龙网等本土电子商务企业培育,逐步形成平台电商、服务电商、产业电商等各类电商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三是完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加快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电子商务集聚区建设,提升仓储物流、信用服务、安全认证等电子商务支撑服务水平,加强电子商务信用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和快递服务评价体系建设,做强电子商务结算体系,积极争取市内外、国内外电商结算落户重庆。

(四)继续推进城市共同配送体系建设。一是搞好城市共同配送体系建设顶层设计,以专业配送为突破口,制定实施方案,分步骤有序推进。二是合理规划布局,引导建设标准化物流分拨中心和公共配送中心,整合供应链上下游物流配送资源。三是推进现有末端配送网点向公共取送点转型,支持新建一批末端公共取送点。四是搭建共同配送公共信息平台,推进共同配送企业与公共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提高信息化水平。与此同时,用好中央冷链物流专项资金,着力解决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及其配套设施等薄弱环节,使全市冷链物流体系得到明显改善。

(五)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一是市商委成立招商领导班子,集中机关业务处室精干力量,组建专业招商团队,与日常业务脱钩,专门从事招商引资工作。二是实施精准招商引资,分行业、分业态分析掌握国际国内品牌企业、新兴业态,收集筛排,有的放矢。三是重点引进总部贸易型、口岸贸易型、结算型企业,引导其向总部楼宇集聚。四是把招商引资与盘活全市闲置、低效大型商业设施结合起来,以招商引资的办法,达到去商业过剩产能的目的。五是加强对区县招商引资的指导,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对称,引导商业资源优化布局。六是建立招商引资考核制度,加强日常量化考核,做到年有目标、季有任务、月有考核,确保年内初见成效。

(六)认真抓好粮食流通工作。狠抓粮食储备,强化市区(县)两级地方储备粮责任制,完成年度52万吨储备粮增储任务,全面完成国家粮食局下达的190万吨地方储备任务。抓好粮食购销,推进应急粮油加工扩能改造和供应网点改造升级,保障粮食市场供应。抓好粮食储备仓库信息化升级改造和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加快推进150万吨粮仓建设。加快上桥粮食中转库整体迁建工程进度,早日建成集粮食储备、物流、加工、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重庆西部粮食产业园。推进军粮供应体制改革,构建一中心四节点五骨干多网点的军粮供应体系。继续加大科技储粮、绿色储粮力度,发放农户科学储粮仓12万套。

(七)着力提升商贸服务质量。一是实施服务质量大提升行动,围绕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和技能提升,重点开展商务领域诚信示范创建,推进第三方信用评价工作,营造诚信经营氛围。二是充分发挥中小商贸企业服务平台作用,为中小商贸企业搞好融资等各类服务。三是开展行业服务技能大赛,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四是严格规范企业经营行为。重点是规范零售企业经营行为,严格执行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法规,规范交易秩序,提升服务质量。五是进一步建设完善市区两级商贸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区县商贸市场监管平台和服务平台。六是开展商贸企业50强评选活动,树立行业样板。

(八)强化市场保障供应。切实抓好市场统计监测和运行调度,探索完善商贸统计制度,做到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统计并重,真实反映消费市场状况,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加强市场运行监测预警工作,适时反映市场动态,确保市场稳定。加强应急保供体系建设,搞好食糖、猪肉、应急物资储备,保持合理库存,增强存储企业责任。加强保供基地建设,完善市场应急调控管理体系和商品应急储备体系,增强市场应急保供能力,确保重要商品和生活日用品不断档脱销。加强风险管理工作,认真实施《全市商务系统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案》,做好应急风险评估,加强风险防范管控。针对当前汛期及夏季连晴高温等特殊天候,各区县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立足防大汛、抗大灾,做好行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积极配合安监、消防等部门,做好商场、超市、批发市场、特色商业街区、大型商业综合体等人员密集场所及液化石油气行业、粮油储备仓库等安全工作。做好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物资保障。落实信访稳定责任,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原粮食系统等信访群体稳控工作。

    同志们:小平同志讲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十三五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现在的关键是。我们一定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为把重庆建成一带一路重要流通节点城市和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商贸中心而努力奋斗!

  网站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bet365线上娱乐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较场口85号大元广场7楼
邮编400010电话63736621 渝ICP备09013385号-1
(浏览本网站,建议将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网站总访问量 次 今日访问量
技术支持:讯迈科技